现身说法话舌下腺囊肿

2008-02-01 00:00:00 来源:

  舌下腺囊肿是由舌下腺小导管阻塞、扩张或破裂致使唾液潴留所致,多位于口底粘膜下,并向上突向口腔侧,少数囊肿可穿越口底而表现为颌下或颈部肿块,单纯表现为颏下肿块者较罕见,近我院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:
  患者,男性,36岁,住院号:323983,颏下区肿块,无疼痛,进食无变化,近半月肿块增长迅速,口服抗生素无效,反复8年遂以“颏下区良性肿瘤”收住入院。在20年前曾有右颌下腺摘除史。专科检查见患者双侧面部对称,颏下区正中略呈隆起,可触及一3×4 cm大小的肿块,质软,界清,与皮肤无粘连,肿块与伸舌活动无关。右侧颌下区有一约5 cm长的手术疤痕,颌下腺双合诊(-)。B超检查示颏下区2.5×0.9 cm无回声暗区,考虑甲状舌管囊肿。穿刺为鸡蛋清样粘性液体。入院后于局麻下在颏下区距颌骨下缘1.5 cm下作弧形切口,切开皮肤、皮下组织,钝性分离暴露呈蓝色囊性包块,分离颏舌骨肌,切断结扎出血点,剥离囊腔后,用探针沿囊腔向上后左右探查,明确该囊肿来源自右舌下腺后作口内切口,沿舌系带右侧至右下磨牙远中,靠近颌舌沟外侧,切开粘膜,钝分离暴露舌下腺,用蚊式血管钳提起前缘分离后暴露颌下腺导管向后予以保护,舌下腺底界处暴露舌神经及舌下静脉,结扎血管,完整摘除舌下腺,遂在口外切口处切除颏下囊肿。术中见囊肿包膜完整,并与右舌下腺贯通,囊液呈胶冻状且粘稠。术后病理报告为“舌下腺囊肿”。
  讨论
  根据舌下腺囊肿累及的部位不同,可将它分为:
  口内、口内外混合和口外三种类型;前者又可分为单纯型或舌下型。
  口内型囊肿位于下颌舌骨肌之上,仅在口内舌下方突出;口内外混合型则既表现为口内囊性肿物,又可在一侧颌下、颏下或颈部有囊性肿物,并可呈哑铃型。
  口外型则单纯表现为一侧颌下、颏下或颈侧区的囊性肿块,而口内则与常人无异。
  舌下腺导管机械性阻塞,涎液潴留形成。一但形成即可先向阻力薄弱的口底粘膜方向突出,因此口内型多见。此外,囊肿亦可沿下颌舌骨肌间隙向颌下间隙或颈侧区扩展延伸,从而表现为口内外混合型或单纯口外型。此外有右侧颌下腺摘除史,当右侧舌下腺发生囊性变时,则可能由于右侧颌下区手术疤痕等的阻碍,而使囊肿不能突入颌下或颈侧区,而向颏下区延伸,从而表现为颏下肿块。
  由于本病病变仅表现为颏下或颌下区肿物,而往往给人以错觉,故多不考虑本病,故而误诊率较高,因此应在术前进行囊肿穿刺,如抽吸到蛋清样的粘液并配以CT或B超检查,则诊断当不成问题。本病手术应连同舌下腺一并摘除或单纯摘除舌下腺,可以彻底治疗,若仅为颏下或颌下肿物摘除,不摘除舌下腺,则复发机率很大,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。

3333
3334
更多>
更多>
杨宏杰

杨宏杰 主任医师

上海岳阳医院

擅长:擅长治疗糖尿病、甲亢、肥胖、代谢综合症等内分泌疾病。

立即咨询